top of page
簡介-4-04_edited.jpg

南投縣
竹生活文化促進協會

        南投縣竹生活文化促進協會(簡稱竹生活協會)創立於民國101年,是聚集了一群對於這塊土地充滿熱情與創意的在地團隊,我們當中有大學教授、國家級竹工藝師、專業攝影師、地方專業導覽解說員、整合民宿與餐廳的文創工作者、設計師、醫生、印刷業者等,108年已邁入第四屆,成員共計69位,協會理監事多為熱心推廣竹藝的志工實務工作者。

        同時竹山在地的老文化,也一直是珍貴的先人遺產-120幾年的打鐵店、全台少數的傳統米香店、一甲子的棉被店、百年建築的老診所、全台唯一神明拿槍的廟等等,我們希望透過有效的說故事技巧演練,以及製作協會特別的導覽地圖,讓觀光地圖多些趣味性,讓在地的商家能夠更加的有連結性,讓當地人可以講自己家鄉的故事,讓更多外地遊客知道人情的溫暖,傳承地方風土文史,讓培訓解說導覽,也可以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生活產業,以及未來產業帶動時的預備人力,藉由特別的趣味導覽地圖能夠讓大多覺得文化導覽是沉悶的遊客感到有更多的趣味性。

 

        南投縣竹山鎮木屐寮( Mujiliao)舊名,源自西元19世紀末東埔蚋溪河道改變, 由舊河道演變出的新生「溪埔地」,溪埔地長出吸溼耐磨適合製作木屐的山黃麻,荒 地遂漸漸發展為蒼鬱的森林。山黃麻俗稱山羊麻,山黃麻材質鬆軟質輕,無法成為高 級建築和家具用材,僅能製作火柴棒、木屐和便當盒等輕便的器具,因非常適合製作 木屐,因此當地的延平里、延正里的先民,就近在溪埔地蓋工寮削木做木屐,這就是「木屐寮」名稱的由來。

        「東埔蚋溪木屐寮滯洪生態園區」內設置有青青草原區、原生自然植物區、入口廣場、雙園廣場、木棧道等設施,為深具生態教育的綠化親水環境,結合傳統文化與時尚美學的竹工藝產品,使得工藝家的作品能受到注重生活美學的現代人所喜愛,並能在注重生態與環保的國際生活精品中展露鋒芒。塑造地方觀光活動特色,運用在地資源推動產業文化及觀光活動與社區參與,帶動地方生機。

社區基本資料

單位名稱:南投縣竹生活文化促進協會

聯絡人:林麗娟總幹事

地址:竹山鎮菜園路37號

歷年計畫

109年度 // 蝴蝶飛舞竹生活

110年度 //  蒼穹星空​

bottom of page